珲春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媒体看珲春多家媒体报道,持续
TUhjnbcbe - 2022/7/15 18:49:00
看白癜风的医院哪个好 http://m.39.net/pf/a_4323074.html
新闻联播:吉林:幸福美丽新边疆团结奋进共繁荣

努力打造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示范区,*的18大以来,吉林大力推进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科学规划建设珲春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等九个国家级开放合作平台,开通长珲欧等三条中欧班列,推进珲春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畅通中俄滨海二号国际运输交通走廊。一个充满活力的幸福,美丽新边疆正在白山松水间书写振兴发展新篇章。

新华社:吉林珲春整车出口业务持续向好

今年以来,珲春综合保税区开拓业务范围,做大整车出口业务,为企业提供“入区即退税”等各项优惠*策和贴心服务。

自年初以来,珲春综合保税区累计出口重型卡车等各类车辆辆,贸易额达1.07亿元。

下一步珲春综合保税区将与中国重汽集团等企业加强联系,用好珲春综合保税区良好的物流通道及*策功能优势。

人民日报:吉林珲春市孟岭村发展特色产业红苹果变成金果果

6月21日,人民日报6版“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大美边疆”专栏刊发《吉林珲春市孟岭村发展特色产业红苹果变成金果果》。

白里透粉的苹果花开满枝头,每年5月,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珲春市板石镇孟岭村就成了花的海洋。 

板石镇孟岭村村支书姜东珍一大早就来到果园,组织果农进行果树修剪,为丰产增收打基础。“每年一到国庆节,树上挂满了红红的大苹果,果园里都是前来采摘的游客。”姜东珍说。 

孟岭村素有“延边小江南”美誉,有万余亩山地苹果园。近年来,孟岭村发挥富硒苹果品牌优势,将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紧密结合,延伸产业链。 

在这里,春有“赏花节”,秋有“采摘节”,人们穿起节日盛装,跳起民族舞蹈。姜东珍说:“还经常有学生们来这里,观察苹果生长,修剪果树枝杈,体验农技劳作。”集农业体验、民俗文化、休闲度假于一体,漫山遍野的红苹果成了孟岭村果农致富的“金果果”。 

近年来,珲春市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经济,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拓宽特色产业路,助力农民的钱袋鼓起来。 

“家乡这么美,城里人都爱来,不用到外面去奔波,家门口就能挣来钱。”42岁的姜东珍以前一直在外打工,后来“看着苹果越来越值钱”,毫不犹豫回乡创业,和乡亲们一起把苹果产业越做越大。 

“目前全村有果农户,年产富硒苹果万公斤左右,年产值大约万元。”姜东珍介绍,他自家也有60亩果园,去年收入10多万元。

31岁的村民韩文波,也在7年前结束了在外闯荡的生活,回乡当了果农,“和村里的年轻人一起,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家乡的苹果。”

光明日报:绿了山川富了口袋6月21日,光明日报4版“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大美边疆”专栏刊发《绿了山川富了口袋》。

“雁鸣闻三国,虎啸惊三疆;花开香三邻,笑语传三邦。”诗里描写的就是位于我国东北部的边境城市吉林省珲春市,这里地处中国、俄罗斯、朝鲜三国交界处,有着“虎豹之乡”的美誉。

“说珲春是‘虎豹之乡’名副其实。”6月初,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珲春分局科研监测中心副主任赵岩像往常一样在山里巡护,并寻找合适位置架设新的红外相机。

为推进天然林保护工程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于年开始试点工作,珲春是其核心区。当年,公园开始安装具有AI技术的红外相机,不仅可以联网完成高清图像和视频实时回传,而且能实现土壤、水质等生态因子的采集回传。

“我们管这些相机叫‘兽脸识别’,到现在,整个公园有3万台红外相机。”赵岩说,“每年四五月份开始,就进入了雌虎带着幼崽学习野外生存技能的时节。红外相机经常能捕捉到东北虎的身影,有时候还是全家出动,胖乎乎的小虎崽走不动了,雌虎就会叼着‘虎娃’走,特别可爱。”

年,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正式设立。野生东北虎、东北豹数量分别由试点之初的27只和42只增长至50只和60只,监测到新繁殖幼虎10只以上、幼豹7只以上,并呈现明显向中国内陆扩散的趋势。

珲春不仅是“虎豹之乡”,也是“候鸟天堂”。2月末,珲春冰雪还未完全融化,摄影爱好者谷宝臣就跑到珲春老龙口水库进行拍摄。

6年前,谷宝臣专门买了高速相机和专业镜头用来拍鸟。“那时候,听说有秋沙鸭,但根本看不着。我心想,秋沙鸭可是‘水中大熊猫’,哪儿那么容易看着!”谷宝臣说,“现在,我每次去老龙口水库,都能拍到成群结队的秋沙鸭,这可是珲春独有的景象。”

去年2月,谷宝臣还在珲春敬信湿地龙山湖水库拍摄到20多只白脸琵鹭。谷宝臣感叹:“鸟类是湿地环境的‘裁判员’,它们选定的落脚点一定是生态系统健康、环境优美的地方。”

近年来,珲春积极打造“生态绿”“珲春蓝”,森林覆盖率高达86%,野生动植物资源达余种,野生东北虎豹分布数量和密度居全国之首。珲春先后获得国家卫生城、森林城、园林城、生态城、绿化模范市等荣誉,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天。

开放珲春,山青水暖。57岁的王金东做了20多年的边贸生意,是珲春市最早从事对俄鲜活海产品贸易的进口商之一。他说:“以前,咱们吃的俄罗斯帝王蟹需要先转运到韩国釜山,再运进国内市场。年,我们公司率先把俄罗斯帝王蟹直接运到威海,再运到大连通关,让咱中国人吃上了‘一手帝王蟹’。”

随着珲春的不断开放,“堪察加—扎鲁比诺—珲春”水产航线开通并日渐成熟,王金东也将运输线路转移到这条航线上。他说:“线路转变后,从捕捞到上餐桌,我们不到一周就能吃到俄罗斯帝王蟹。运输时间节省了四五天,帝王蟹更新鲜,销售价格也更便宜。”

年,珲春禾合海鲜市场进口总量达吨,实现贸易额12.6亿元。今年,王金东还将借助“堪察加—扎鲁比诺—珲春”水产航线,将牡丹虾和北极甜虾等新鲜的俄罗斯海鲜送上百姓餐桌。

企业发展的背后是珲春这座内陆城市开发开放、“借港出海”的生动故事。珲春位于吉林省的最东端、图们江入海口附近,拥有4个国家级口岸,距日本海只有15公里。但这里曾经因为对外通道不畅,成了吉林省对外开放的“口袋底”。年,国务院批准珲春为进一步对外开放的边境城市;同年9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国家级开发区——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珲春,开启了开发开放的新征程。

“珲春开放后,外国的化肥、钢材、海产品运进来,我们的服装、糖酒、粮食走出去。大街小巷都能看到金发碧眼的外国人,一抬头就能瞧见塔吊长臂在空中忙活着,各式各样的企业成立了,一辆辆‘卡玛斯’‘拉达’开过珲春河。”年到珲春工作的市民卜丽峰回忆说。

开放后的珲春换了模样。年4月28日,“中国珲春—俄罗斯扎鲁比诺—韩国束草”陆海联运航线开通,打开了珲春“借港出海”的生命线。年,珲春成功获批海洋经济示范区。到这一年,珲春域内海产品大部分外销到韩国、日本、美国等国家,小部分销往国内大中城市,直接消化或再出口。年4月,“长珲欧”货运班列开始常态运行。这一年,珲春对俄口岸进出口货物万吨,是年的30多倍……

6月,走进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19号小区,忙碌的施工场景映入眼帘。这里将建成珲春发展对外贸易和海洋经济的另一标志建筑——中国图们江区域(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海洋经济科技企业孵化园。

“整个孵化园占地面积约6.84万平方米,预计今年10月交付使用。”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天成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工程部负责人赵林桉介绍,孵化园不仅包括会展区和研发孵化区,还专门设计了专家公寓区,为入园的高层次人才和专家学者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30年前,“七十(其实)一栋楼,九十(就是)一条街”是民间对这座边陲小城的诙谐描述。开发开放30年来,珲春实现了区面积从4.83平方公里到29平方公里的跨越。

30年后,近海却无海的珲春做活了海洋经济,成了远近闻名的“海产城”、东北亚地区重要的海产品加工集散基地,曾经的“口袋底”变成了东北亚国际合作的“最前沿”。

中国青年报:吉林珲春返乡青年奋斗逐梦“致富路”

6月21日,中国青年报头版“大美边疆”专栏刊发《吉林珲春:返乡青年奋斗逐梦“致富路”》。

今年是郎海涛返乡创业的第七个年头。年,他辞去在俄罗斯的工作回到吉林省珲春市,办起苹果种植合作社,种了近百亩果园,把家乡苹果销往全国各地和国外。

珲春隶属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吉林省陆地边境口岸城市。年,国务院批准珲春市为进一步对外开放的边境城市,珲春由此走上跨越发展之路。如今,开发开放中的珲春已成为东联中俄乃至中欧的新通道和“大图们江开发开放经济带”的重要枢纽。

“家乡已今非昔比。”近几年来,像郎海涛这样从国外、省外返回边境小城珲春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这些在奋斗中挥洒汗水的青春,让珲春更加朝气蓬勃。

返乡创业浇灌出致富“金银果”

珲春市板石镇孟岭村是郎海涛创办的苹果种植专业合作社所在地。每年5月初,孟岭村会成为苹果花的海洋。这里地处图们江和珲春河交汇处,昼夜温差大、气候冷凉、土壤含硒,为孟岭村发展苹果产业提供了独特优势。

郎海涛刚返乡时,家乡不少年轻人外出谋生,而他把这看作是机会期。他的合作社吸纳了多名农户,种了多棵苹果树。迎着电商兴农的东风,郎海涛利用直播带货、电商平台、社区团购、助农认养等方式,把家乡的苹果销往全国各地,以及俄罗斯和韩国。

今年44岁的姜东珍是孟岭村*支部书记,曾在外打工10多年。回到家乡的他,被村民推选为“当家人”,带领村民一起用苹果致富。

姜东珍介绍,现在板石镇苹果种植规模达到公顷,年产富硒苹果约万公斤,年产值约万元,村里人均收入4万元。孟岭村不仅卖苹果,还形成了集种植、储藏、销售、加工、旅游于一体的产业链,苹果成了孟岭村致富的“金银果”。

当年,四川大学毕业的朴光虎放弃高薪工作返乡种地,父母和朋友十分不理解。年春,通过学习考察,朴光虎开始在英安镇英安村试种水稻。第一年育苗出现差错,补苗时增加不少成本。当年还赶上台风,水稻大面积倒伏,减产严重。

经受了种种考验,朴光虎意识到,农村发展要走得长远,需要发展循环经济。他尝试稻田养鸭,小规模养殖*牛,把水稻、玉米的秸秆加工成饲料喂牛,将牛粪作为农家肥施入田中,循环农业逐渐成形。去年,朴光虎在村里建起大米加工厂,实现了水稻生产加工的一体化。

“尽己所能,为家乡发展作贡献。”返乡种地的第一年,朴光虎通过土地流转,把村里14户贫困户吸纳进他的种植合作社。两年后,在朴光虎和村里帮助下,村里的贫困户全部脱贫。 

绿美边疆小城重现生机

走进马川子乡红星村,一排排错落有致的朝鲜族马尾房、粉刷一新的栅栏、干净整洁的村路令人眼前一亮。

红星村有个积分超市,每天都有村民凭卫生环境积分来兑换生活用品。这个环境治理的“良方”来自85后红星村*支部书记姚远。

红星村是典型的边境村、空心村,老龄化严重,这几年常住人口只有60多人。“别看村里人少,一样能大有作为。”年,原本在珲春市委机关任职的姚远,主动竞聘担任红星村*支部书记,他希望自己能“更接地气,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近年来,珲春市开展“千村示范”创建活动,姚远通过在村里建设*员示范路、推行村小组网格化管理等方式,带着村民整治人居环境和完善基础设施。

姚远通过“*建+村民居家养老”模式,开通居家养老

1
查看完整版本: 媒体看珲春多家媒体报道,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