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市儿都开了啊,开几天了?”
“每年都是四月十号到十月十号,正好半年。”
不经意间,吉林市这颇为著名的夜市儿居然每年有一半的时间都是开着的。
“每年租金大概两万多,下雨阴天有一个半月,其实没那么好赚。”
年4月16日,记者在珲春街夜市儿与一位摊主攀谈。
夜市儿还是那个夜市儿,置身其中的氛围如此熟悉,似乎身边摩肩接踵的路人都还是往年的那些人。18点,华灯初上,人们聚集在各个小摊前,不想随着太阳落山而沉寂,延续着城市的喧嚣。
解放中路珲春街段的工程迟迟未完工,沙土像座小山似的堵在珲春街夜市儿的一端。春季风沙大,然而即使是在这尘土飞扬的地段,也没能阻止市民想要逛夜市儿的热切心情。小摊延伸至施工围墙的两端,施工的遮挡板正好成了商贩的展架。
给已离开吉林市多年的朋友发了些珲春街夜市儿的照片,他说:“多少年都这样,都还是这些东西,没啥变化。”
的确是这样,夜市儿卖的东西每年都大同小异,串儿、牛排、大白梨汽水、馄饨;比较受欢迎的摊位前也如往年依旧排着队。
时光荏苒,喑哑无言。据说解放中路珲春街段将开设地下商场,城市虽逐渐变迁,但这夜市儿似乎没怎么变,这熟悉的气氛也提醒着你,你是个吉林市人,已在这座城市度过许多个春秋。
时常从父亲那辈人的口中听到关于“传统已死”的言论,类似于“我们那个年代怎么怎么样……现在可没有了。”就像是原来的老东北电影院,就像是那个拿一张电影券能看一天电影的年代,带着昏*老照片颜色的、带着柏油马路气味儿的年代。
也许人的感情都是滞后的,往往身处之中时不会有什么感觉,离开时才倍感珍惜。
看着夜市儿上许多年未变的冰激凌机、测身高体重的机器,还有刚刚摆满旧书摊的老大娘,我想,也许父亲那辈人口中经常提起的“传统已死”言论只是追忆一段熟悉的过往时光,而这些摊主聚集此处兜售商品,更多的是关心着每年两万多的租金。
不管珲春街以后修建成什么样,幸好的是这夜市儿还是那个夜市儿,来这里逛逛,熟悉的气氛总能让你感到舒服。
吉网吉刻APP记者王书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