珲春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历史故事喀秋莎诞生在珲春悠游吉林
TUhjnbcbe - 2024/2/4 15:12:00
历史故事----喀秋莎诞生在珲春_缩混9.mp:04来自悠游吉林

前苏联歌曲《喀秋莎》诞生80多年来,可以说已经成为世界名曲,在我国广为传唱。在二战期间的苏德战场上,《喀秋莎》竟成为敌对双方都爱唱的歌曲。出于对这首歌曲的喜爱,苏联人将当时刚刚投入到苏德战场上的,一种威力强大的速射火箭炮,昵称为“喀秋莎”。也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身世”,人们认为歌曲《喀秋莎》理应诞生在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苏德战场上。

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实际上《喀秋莎》是伴随着苏日两国*队在远东战场的炮火硝烟中诞生的,这场战役爆发于中国珲春的防川村张鼓峰一带的土地上,史称“张鼓峰事件”。“张鼓峰事件”对“二战”的进程和世界历史,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当年,毛泽东主席则著有《苏联利益和世界人类利益一致》的文章,其中便提到了“张鼓峰事件”。

张鼓峰,又名刀山。位于珲春市敬信镇防川村,北1.5公里的中俄边界线上,图们江的东岸,距离图们江出海口仅有20公里。海拔为.1米,是中、俄、朝三国边界的制高点。自古以来,张鼓峰历来都是中国的领土,清朝末年国力日渐衰微,年清*府在于沙皇俄国签订的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条约》时,俄方借条约不同文本,故意将这一地区窃取。

日本在年的日俄战争中战胜沙俄之后,野心急剧膨胀,不断在中国东北与俄国争夺利益,并将沙俄及随之诞生的苏联作为“假想之敌”和第一攻击目标。年“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迅速的侵占了中国东北。当时日本在统治集团内部,对战略主攻目标有着两种不同的主张,即陆*派极力主张“北进”,与德国夹击苏联,而海*派则极力主张“南进”,与英美争夺利益。两派各执一端,相持不下。

因此,日本打算在适当的时机对苏联发动进攻,以试探“北进”的可行性。

年,法西斯德国吞并奥地利,并在捷克边境部署重兵,欧洲局势动荡。这时的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组成轴心国,相互勾结,并意在消灭新兴的社会主义苏联。而英、法、美等国,采取祸水东引的绥靖*策,纵容德国的侵略行径。

而此时的苏联,并没有全力应对来自德国的威胁,而是在国内展开了大规模的肃反运动,大批的青年*官被“清洗”,此举严重削弱了苏联*队的战斗力。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决定寻找时机,对苏联采取试探性的*事行动。

年6月,苏联远东地区**长官、上将留希柯夫得知,马上就要肃反到自己的头上,于是从苏中边境珲春叛国出逃到当时的伪满洲国,并向日本方面透露了大量*事情报。苏联为了表示对此事的满不在乎,命令边防*队在离日本海最近的一处高地,也就是张鼓峰的西坡,构筑工事,以试探日本*方的态度。日本*方派出两名宪兵进行侦察,结果被苏*击毙1人。由此,“张鼓峰事件”爆发。

7月15日,日*渡过图们江,兵分四路进攻张鼓峰,一鼓作气攻占了苏*的主阵地,并将战线推进到了苏联境内3至4公里的范围。随即,苏联最高领导人斯大林,命令苏联远东*派出最新型的TE-3型可强行起飞的重型轰炸机余架次,猛烈轰炸张鼓峰高地以及日*的补给线,同时在地面用坦克和步兵,强攻作为配合,一举夺回了阵地。此后,日*先后组织了20多次进攻,均被苏*击溃。

与此同时,中国的武汉地区,日*主力正在同中国*队作战,损耗十分惨烈,使得日本国力穷困急剧表面化,已经失去了充分保障*队*事物资供应的能力,加重了中央统帅部首脑的痛苦和压力。随即日本*府命令驻苏大使重光葵与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进行停战谈判,并于同年8月11日达成协议。至此“张鼓峰事件”结束。

“张鼓峰事件”之后,日本统治集团内部海*派的“南进”主张逐渐占了上风,日*开始动员一切力量,移师南下,全面入侵中国。并偷袭美国珍珠港,挑起了太平洋战争。而苏联方面,则由此解除了远东之忧,集中精力应对法西斯德国的入侵。

“张鼓峰事件”期间,斯大林派出了强大的*事记者队伍,拍摄了大量的纪录影片和新闻照片,并写出了许多战地报道。当时,正值珲春地区的初夏时节,漫山遍野盛开着梨花和野玫瑰花,清澈的图们江尤如缎带一般,飘落在两岸的青山峡谷之中,顺着江流不时从日本海吹来轻纱一样的薄雾。

苏联著名诗人伊萨科夫斯基从这美妙的自然画卷中,诗兴大发,创作出了诗歌《喀秋莎》(初稿)。在苏联《真理报》编辑部,诗人伊萨科夫斯基第一次见到了作曲家马特维·勃兰切尔。交谈中,勃兰切尔问他有没有可以谱曲的歌词,伊萨科夫斯基首先想到了尚未完稿的《喀秋莎》,随即写完了全部歌词,交给了勃兰切尔为其谱曲。

同年,节奏明快、旋律优美的歌曲《喀秋莎》在莫斯科第一次被搬上舞台,由于其完美的将正义的战争同美好的音乐相结合,初演便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打动了无数听众的心,很快《喀秋莎》便响彻了整个苏联,鼓舞着苏联红*同法西斯德*英勇作战。

不过,由于“张鼓峰事件”,中国的领土和利益受到了巨大的损害。日本方面在“张鼓峰事件”过后,痛心疾首,为了防范苏联,对图们江进行封锁,采取了用暗桩在图们江出海口堵死的做法。长年累月,使得图们江泥沙淤积严重。

而苏联方面在击败日*之后,顺势将中苏边界推至张鼓峰,与伪满洲国以山顶的分水岭为界。直到苏联解体也没有将这部分土地归还中国。由此,珲春防川一带的中国国土就只剩下图们江边的狭窄地带。

年,这条狭长的路堤,也被图们江水无情的冲垮、淹没,使得防川一带成了中国版图上的一块“飞地”,年,苏联和朝鲜两国在图们江上修建了一座混凝土桥墩的钢梁铁路桥——“图们江友谊桥”,替代了原有的木桥木制便桥。

直到年,中苏关系逐渐缓和,我国在图们江中垫入青石,恢复了通往防川的道路。到了年,我国*府不惜重金,修建了洋馆坪大堤,由此,道路得以拓宽,边防安全也得以保证。

新中国成立后,中苏开始边界谈判,我国*府提出恢复由图们江出海的权利,苏联和朝鲜方面都不持异议。但不久后,由于中苏关系破裂此事被长期搁置。直到改革开放以后,中苏两国签订了《关于中苏国界东段的协定》,允许中国船只(悬挂中国国旗)沿图们江通海往返航行。但由于河道淤塞以及俄朝铁路大桥过于低矮等原因,我国在图们江恢复通航一事,实则困难重重。

如今,珲春*府在防川村一带修建了一系列旅游景点,供游人观赏。其中矗立在三国边境的龙虎阁尤为瞩目,登高远望,俄朝铁路大桥近在咫尺,大海清晰可见。在图们江岸边,我方一侧的公路旁,建有张鼓峰事件纪念馆,时刻警示着国人,落后就要挨打,只有自强不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图为张鼓峰事件陈列馆效果图)

来源:醉美珲春

音频作者:张文龙编辑:刘达

1
查看完整版本: 历史故事喀秋莎诞生在珲春悠游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