珲春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感受吉林之美共赴中国之约2023年
TUhjnbcbe - 2023/10/24 0:21:00

七月仲夏,荫浓日长。7月18日—21日,年“中国有约·相约吉林”国际媒体主题采访活动在我省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自媒体人齐聚吉林,一同探寻大美吉林的创新发展之势、自然生态之美、历史文化之韵。

长春、四平、白山、长白山、延边……行走在白山松水间,采访团一行感受着吉林的独特魅力。

这一刻,世界将目光凝聚在了白山松水之间。

这一刻,吉林向世界发出了夏日的清凉之约。

见证吉林开放与发展

“这是来自我家乡的红酒!”在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进出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意大利摄影师法比奥一下子发现了来自他家乡的红酒,满脸兴奋地向大家介绍着。

“这个巧克力和冰淇淋在俄罗斯很畅销。”在珲春市东北亚跨境电商产业园,俄罗斯籍自媒体人斯拉瓦向其他人推荐了来自俄罗斯的众多商品。

“这是欧洲的家电!”

“这是中国的茶叶!”

……

采访团成员不断搜寻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宝藏”,不同的文化在碰撞中融合,彼此的友谊在融合中深化。

“中欧班列是一项美好的工程,它给沿线人民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诸多机遇,不仅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更是友好合作的象征。”意大利籍自媒体人茉莉说。

在中国一汽总部,采访团成员参观了各型号的红旗轿车。在红旗新能源汽车前,巴基斯坦籍自媒体人哈桑停下了脚步,感慨不已,“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看到中国一汽生产出更多令人难以置信的汽车。”

吉林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近年来,吉林省深入融入“一带一路”,全面实施“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不断迈出中国式现代化吉林实践新步伐。此次采访活动,让更多人认识吉林、了解吉林、热爱吉林,让吉林风采走向世界,让中国形象更加丰美。

追寻吉林生态经济之路

进入梨树县国家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核心示范区,极目四望,蔓延到地平线的绿色田地向采访团成员展示着防风固土、培肥地力、抗旱保墒、节本增效的“梨树模式”的优势所在。

“我期待中塞两国能够在农业领域扩大合作,从中国学习更多现代农业技术。”在观看了农业无人机作业后,塞内加尔亚非新闻网记者迪亚对中国现代农业技术水平给予高度评价,并希望两国能够继续加深合作,从中国获得更多的技术力量。

寒烟天池上,披衣登高峰。登上长白山顶,天池美景尽收眼底。采访团成员深情凝望,纷纷为吉林美景点赞。意大利广播电视公司记者安内罗表达了他对吉林的喜爱,“吉林的景观十分壮美,这里既有一望无际的平原,也有长白山这样独特的风景,希望吉林继续保护好‘绿水青山’。”

守护绿水青山,保护好利用好黑土地。此次采访活动,生态经济发展的“吉林答卷”让采访团赞叹不已,也更期待吉林生态强省建设取得更加丰硕成果。

探索吉林民间文化

“走,跟着‘把头’去采参!”

在抚松县,采访团成员跟随当地“参把头”实地体验了一次东北的采参文化。

走进森林之中,遮天蔽日的树木给东北的人参传说增添了些许神秘气氛。众人一边听着“参把头”讲述人参的奇妙之处,一边踏上寻找人参的旅程。找到人参后,众人围在“参把头”身边,纷纷拿出手机记录采参全过程。随着鹿骨钎子小心翼翼地翻动泥土,一颗完整的人参展现在众人面前。

“采参人寻找人参的过程很神奇。”观看完采参的全过程,来自英国的自媒体人李·巴雷特感到十分震撼。“令我惊讶的是,我以为只需要将人参从土中拔出,但实际上的采参过程是一个小心缜密的过程。”李·巴雷特表示,他会将自己在吉林的美好体验讲给更多人听,让更多人了解吉林。

“作为中国人,我也是第一次了解采参文化。”来自中国网的记者孙菁表示,采参人的坚持体现了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和传承,希望有机会再来吉林,再次体验吉林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

在吉期间,采访团还在“二人转之乡”梨树体验了二人转文化,在延吉市中国朝鲜族民俗园了解朝鲜族民俗礼仪和民族文化。采访团成员们纷纷对吉林的民间文化赞不绝口,表现出浓厚兴趣。

夏日凉风,传递吉林风采。年“中国有约·相约吉林”国际媒体主题采访活动,让更多人见证了蓬勃发展中的吉林,也更加期待吉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

编辑:洪威

审核:钱洪涛

终审:于衍来

1
查看完整版本: 感受吉林之美共赴中国之约20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