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随着教育现代化的脚步不断加快,教师用他们的智慧与担当,肩负起了教育发展、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作为人生的筑梦者、时代的筑梦人,他们以笔为媒,孜孜不倦地在知识的海洋里摸索实践,以过硬的专业素养和春风化雨的教育方式,不断地引导学生成长、服务学生成才。在东北师范大学,这样的授业之师比比皆是——
郑德荣:影响深远的红色理论家
郑德荣,中国共产*优秀*员。年,还在读大学的他从国统区投奔解放区,在东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前身)短训班学习。年从东北师大毕业留校后,从事*史研究教学,从此与中共*史、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研究结缘,作为终生奋斗的事业。全国著名中共*史学家、毛泽东思想研究专家,东北师范大学荣誉教授、博士生导师,原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共产*员、改革先锋、最美奋斗者。
以身许*,赤胆忠心;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郑德荣一生共撰写学术著作和教材50多部,发表高水平论文多篇。他撰写的《毛泽东思想史稿》,开创了研究毛泽东思想史科学体系的先河。《中国共产*历史讲义》《毛泽东思想概论》等教材广为传播,深深地影响了几代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郑德荣始终传承“红色基因”,以大爱情怀教书育人。他曾动情地说:“我人生最大的快慰有两件事:一件,是科研成果给人以启迪,服务于社会;另一件,是学生的成长成才,青出于蓝胜于蓝。”
冯志远:大漠里的红烛
冯志远,长春人,年考入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年,冯志远毕业后被分配到了上海市男子中学担任语文老师。年,为响应国家支持边疆教育事业的号召,冯志远自愿来到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的一所中学,一年后又主动转到更偏远的关帝中学任教。
从教47年,冯志远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呆了42年。为给学生买书和学习用品,他自掏腰包;为了不耽误学生们中考,他错过了与家人的相聚;为辅导孩子们学习,他双目失明也尽心竭力。他说他愧对妻儿,但他也无悔于祖国边疆教育事业。年,冯志远被推荐为感动中国人物,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头条还播发了冯志远的先进事迹。年,他的事迹被拍摄成电影《冯志远》,感动了华夏大地。
陆家羲:攻克世界难题的中学教师
陆家羲,年6月生于上海市。早年家贫,初中毕业后辍学,到一家汽车五金材料行当学徒。年到哈尔滨电机厂工作。年考入东北师范大学物理系。年后,先后在内蒙古包头钢铁学院,包头教育局教研室,包头八中、五中、二十四中、九中工作任教。年10月31日,因疾病逝。
年春,两位世界组合数学家——多伦多大学著名教授门德尔松和滑铁卢大学教授班迪来华讲学,门德尔松怀着仰慕之情表示“很想见到中国学者陆家羲”。“中国科学院院长?”陪同的一名中国数学家听错了,以为他想见卢嘉锡。“不,是写《论不相交的斯坦纳三元系大集》的作者。”那位中国数学家有些尴尬,因为那时,大多数人还从未听说过陆家羲这个名字。然而正是这样一位普通的中学教师先后解决了世界著名的“寇克曼”数学难题和“斯坦纳大集定理”。而这一年,积久的疲劳和长期潜伏的疾病令陆家羲心脏病突发,离世时年仅48岁。年3月,陆家羲的妻子张淑琴代表他参加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的“年国家自然科学奖颁奖大会”,接受了我国自然科学界的最高荣誉——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郭力华:用爱和责任铸造师*
郭力华,女,年生。中共*员,博士,教授。年本科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并志愿到青藏高原工作。在青海师范大学工作8年后,于年到海南师范大学工作,直到去世。生前任生物系*总支书记、硕士生导师、海南省教育课程与教学科研基地副主任,同时兼任中国生态学会科普委员会委员、海南省植物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等职务。
17岁考取东北师范大学,年21岁大学毕业志愿到青海师范大学支教,年调来海南师范大学,44岁因病去世……她的足迹在中国地图上划出了一个简单的三角形,但她为学校、为学生、为人民奉献的心却始终不变。从教23年来,郭力华对*的教育事业无比忠诚,对教学工作高度负责,无私奉献,刻苦钻研,开拓进取,用爱和责任铸造师*,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展现了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年4月,人事部、教育部授予她“全国模范教师”荣誉称号。
马宪华:无惧风霜雨雪的最美山村女教师
马宪华,满族,东北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毕业。年任吉林省珲春市新地方小学教师,年到珲春果树小学任教。年被吉林省委省*府授予“山村人民好教师”称号,年被评为全国师德标兵、全国模范教师,年被评为全国中小学青年十杰教师;年被评为吉林省优秀共产*员。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珲春市境内,有一个小山村——果树新村。从村小成立的那天起,马宪华每天单程33里,给她的十几名、二十几名学生上课。正常情况下,她花在路上的时间就3个多小时。然而无论是朔风怒号、大雪封山,还是电闪雷鸣、大雨倾盆,她没缺过一堂课。“最美山村女教师”马宪华,为了崎岖山路上的教育强国梦,她七年走了八万公里,无惧风霜雨雪,坚守践行着当初在讲台上的那句承诺:“同学们,从今往后我就是你们的老师,只要你们想上学,我就一定不离开你们。”
窦桂梅:让儿童站立在学校正中央
窦桂梅,女,汉族,年4月生,中共*员,东北师大级教育科学学院博士校友。清华附小*总支书记、校长。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年9月,窦桂梅与钟南山、张伯礼等人同期当选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窦桂梅立足讲台34年,把儿童成长当作最高荣誉,从“基于教材,超越教材;立足课堂,超越课堂;尊重教师,超越教师”三个超越的探索,到“语文立人”的主题教学的提出,“1+X课程”的整体建构,再到“成志教育”立德树人育人模式的构建与实践,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道路上留下坚实脚印。窦桂梅心系全国儿童和教师,通过清华附小互联网学校,向个贫困县个远程教学站输送课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她带领团队位教师,承担国家云课堂节微课和“同上一堂课”节电视直播课。
高夯:着眼学生终身发展的教书育人楷模
高夯,年10月生,中共*员,东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是全国模范教师、“万人计划”国家级教学名师、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学教师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修订专家组成员、《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和《高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主要研制专家、享誉全国的UGS教师教育模式的开创者、推动者、实践者。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吉林省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等荣誉。年9月,高夯教授与钟南山、张伯礼等人同期当选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高夯坚持“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的理念,提倡“问题驱动+互动研讨”式教学,着眼学生全面、个性、终身发展,为文科生开发《人文数学》课程与教材,并将人文数学课程做成了网络课程,在“学堂在线”平台上线,选课人数达2万余人。他带领团队探索实施的教师教育新模式,走出了一条教育扶贫的新路,创建《高观点下的中学数学》课程与教材,将中学数学与大学数学高度融合,被全国师范大学广泛应用,多项教学成果荣获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
身为世范、为人师表;勤奋创新、以校为家。他们用高超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人生经历引领学生成长、关心学生发展。他们是有温度的老师,用不疾不徐、尊重天性的态度静候每一朵花蕾绽放。向每一位从东北师范大学走出的优秀教师致敬!
欢迎